關于DIP的特性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2-11 10:00
來源:
本期就和大家聚焦以健康為導向的價值醫療,看看醫療機構如何以/改革為抓手,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性價比,兼顧醫保支付價值、醫生服務價值以及患者體驗價值,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終實現價值醫療。
記者:作為黔南州23家首批改革試點醫療機構之一,在2021年黔南州付費試點改革中成績優異。請問作為1家縣級中醫醫院,中醫醫院如何做到在醫保支付改革中脫穎而出的?您認為基層醫療機構如何適應改革發展要求?
中國目前正在實行的/支付方式改革,在某種程度上與價值醫療的理念也是相一致的。按照付費,可以有效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如果醫保在進行支付時,能夠同時考慮醫療質量、患者體驗等指標的融合,將有助于醫療機構真正實現價值醫療。多個/試點城市,醫保對醫院的年終結算時設定的績效考核指標中越來越多地納入醫療質量指標,正是向價值付費邁進的趨勢。
體現激勵約束。付費確定了醫保與醫療之間的結算關系和支付標準,它是一種付費機制。但是醫療機構與住院病人之間的收費機制仍然采用按項目收費標準,即患者在出院時,支付的是按服務項目清單累計的醫藥費用中扣除醫保報銷后該個人承擔(共付)的部分,其余則成為醫療機構與醫保待結算款項。這一待結算款項與付費標準之間形成的差額,就是所謂(付費標準超過待結算款項)或(付費標準低于待結算款項)。這個節點其實是付費撬動醫療機構主動管控資源消耗的核心。可以說,實行是發揮付費方式經濟杠桿的關鍵政策。
作為以價值醫療為導向的付費方式,/一方面可以引導醫療機構向現代醫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轉型。在醫療機構以往的績效評價體系中,更多關注患者的人數、診斷次數、平均住院日以及均次費用等粗放型單一指標,而/則重點關注能夠體現醫院診療能力與技術難度的、涵蓋醫療質量的、可跨專業量化比較的綜合性指標。這對醫療服務資源、醫院服務效率、醫療服務行為的均衡優化與不斷改進有著顯著的影響。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暫無數據